什麼叫做佛事?

舉凡相信佛所說的話,實行佛所做的事,如誦經、聞法,講經、布施、持戒、念佛等,皆可稱為做佛事。但是在一般人的觀念中,佛事的意義侷限在親屬往生後,請法師代做佛事,誦經超薦亡靈,這只是狹義的了解;所以,生者為自己修行所做與為亡者超渡,皆稱為佛事。


人臨命終時,眷屬應如何做才能利益病者?

如果病者已被宣布無救,家屬們應集合起來在旁助念,亦可禮請法師或有德居士為病者開示,幫助他提起正念,放下萬緣;提供他一個安寧莊嚴的環境念佛,在大眾念佛聲中,使其蒙佛接引,往生極樂淨土。

根據佛經上描述,臨終的那一刻,亡者的意識感受仍然很清晰,他可以清楚地聽到親人悲泣的聲音,也可以看到來回穿梭於圍繞在他身邊的親戚朋友,這時的他,內心充滿著恐慌與害怕。這時候,整個環境對亡者來說是很重要的,因此,家屬應盡其所能對臨命終者給予種種的照顧與協助,如舒適的環境,整潔的衣單,調和的飲食,乃至以莊嚴的佛號引導病人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臨終照顧,就是念佛最好。此時,應該集合所有的家屬,大家輪班為病者念佛,亦可以聯絡寺院道場或助念團來提供協助。


人死後短時間內,為何不要隨便移動遺體?

佛教認為亡者呼吸雖然停止,心臟也不再跳動,但是他的神經系統和腦部還在運作,潛意識裡還有知覺,如果此時移動他,會讓他有疼痛感而心生瞋恨,這一念就會影響他的業力而產生不良的後果。因此,這段時間盡可能保持亡者的平靜,幫他誦經助念,讓佛力加持他身心安祥,往生好的去處。如果家屬在一旁哭哭啼啼,使亡者心中留戀不捨,不忍離去,如此會妨礙他往生轉世,對亡者來說,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人去世之後,親屬該做些什麼,才最有益於亡者?

佛教主張:為亡者誦經、念佛,以他的名義去印經、供僧、布施、做善事,都是很好的功德。不要將金錢浪費在喪禮的排場上,尤其是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內(這是亡者往生去向的關鍵期),家屬只要誠心為他做功德,亡者所獲利益亦隨之增長。


為何要為亡者做佛事?

人生自古誰無死?因此,「死」是人人無法避免而終將面對的一刻。既然每個人都要面對,我們在生前做好萬全的準備,是不是比生命到了盡頭,心裡慌慌張張卻不知所措來得好呢?

佛法教導我們:「人生修行的重要」,修行不但提升我們的人品道德,更幫助我們掌握了生命的方向。如果一個人在生前不知道修行的重要,甚至還做了不少壞事,往生後就必須接受「惡業」的報應去轉生。身為家屬的我們,要如何幫助他,才不至於讓他受太大的罪報呢?這時,我們幫亡者做「往生佛事」,就顯得更加重要了。


服喪期間,家屬應該怎麼做?

「人死為大」,這是中國人根深蒂固的觀念。因此,一般民間對於喪禮都極為講究,認為喪禮要辦得風光體面,才能表示對亡者的的尊重與孝順。 以佛教儀制來說,喪禮應以簡單莊嚴為原則,隆重的排場不但不能利益亡者,還勞民傷財,誠屬不智的做法。家屬在服喪期間,依佛教儀式舉行入殮、火葬,隨後奉安在寺院的納骨塔,在七七四十九天喪期之中,每天念佛回向,是對亡者最大的利益功德。

往生佛事,不一定要特別舉行,可以在寺院參加隨堂超薦,亦可自己在家誦經念佛,把省下來的喪葬費用,以亡者的名義捐助文化、教育、慈善、公益福利事業,如此不但讓亡者福澤人間,也可以此功德回向亡者蓮品增上,自利利他,是值得提倡的喪葬典範。


什麼是「中陰身」?為什麼要「做七」?

「中陰身」是指人死之後,到下一期生命出生之前的過度期稱為「中陰身」。「中陰身」並不是鬼,他六根具足,具有神通,能夠穿牆過壁,可以看見眾生肉眼所看不見的東西,聽到耳朵所聽不到的訊息,運動的速度可以隨意念所生而無遠弗屆。除了佛陀的金剛座(佛陀證悟之處)及母體的子宮(再度輪迴之入口)不能穿越之外,其餘物理世界的任何阻礙都可以穿梭自如,是一種「動念即至」的狀態。

「中陰身」的時間,通常是四十九天,在這個階段,等待轉生機緣的成熟。「中陰身」有生死的現象,七日為期,死而後生,長壽者也不過七七四十九日,短暫者也有二七日或三七日,便去受生輪迴。

所以,佛教主張「做七」,認為「人亡每至七日必營齋追薦」,故家屬從過世的那一刻起,應集中心力,佛號不斷,在七七期中,為其廣修眾善,造諸功德,令亡者得聞佛法,心生懺悔,自能滅輕罪業,投生更好的去處。


佛事或告別式,一定要出家法師來做嗎?

就佛教徒說,親人往生最好請出家法師來為他做佛事,因為法師對佛事儀軌熟悉,能帶領家屬誦經如法,讓佛事圓滿。對亡者來說,有法師為他主持佛事,使他的心有所皈依,對往生善道亦有極大助益。如果,一時找不到法師來協助,也不必掛礙,家屬的誠心對亡者來說,才是最重要的,亡者與家屬血脈相連,家屬若以誠心來為亡者做佛事,亡者一樣可以感應到家屬為他所做的功德。


人死後需要燒紙錢嗎?

民間信仰的觀念認為人死後,在黃泉路上需要盤纏,所以要燒「紙錢」(也稱「腳尾錢」),等他到了陰間,又需要燒房子、車子、傭人、金錢等等給亡者。其實這些都是活著的人以陽世的社會形態來設想往生後的世界。在佛教經典中,人往生後只有業力隨身,隨著它到六道中去輪迴,所以根本不需要金錢來「交易」。民間信仰的說法,多半是商人炒作而來,無非就是希望能從喪家處多賺一點錢而有的花招;試想:如果民間信仰的說法成立,那是不是表示我們的親人都在「地獄當鬼」了?再試想:如果親人是往生佛道、天道,那是一個極樂、富貴、長生的世界,那裡還需要紙錢?如果他投生人道,出生那一個國家都不知道,那要燒美金還是燒台幣?如果他是投生地獄、餓鬼、畜生等下三道,他在那兒受盡無邊的痛苦,那些紙錢對他來說也是無濟於事。所以,還不如為亡者誦經念佛,以他的名義廣結善緣,如印經,布施等,將功德迴向亡者,這對他來說才有實質的利益。如果一定要燒紙錢〈因為有些老人家觀念根深蒂固〉,少量即可,表示對親人的一份心意。如果堅持燒一大堆紙錢,不僅是資源浪費,又會造成環境污染。


喪期中為何最好茹素?

人的生離死別很可憐、很悲苦,那麼豬羊雞鴨的生離死別就不可憐嗎?自己身受其苦,為什麼要把這樣的痛苦再加諸在其他動物的身上?《地藏王菩薩本願經》講的很清楚,「臨終之日,慎勿殺害,及造惡緣,拜祭鬼神,求諸魍魎,何以故?爾所殺害乃至拜祭,無纖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結罪緣轉增深重,………」一個人在世時,或多或少都造了一些罪業,如果去世之後,家人又為他殺豬宰羊來祭拜,等於又為他造了殺生之業,加重他的罪緣。因此眷屬應以恭敬虔誠的心念,在七七四十九天內行善、茹素、印經、布施,將功德迴向給亡者;在開弔薦亡時,宜用素齋,切勿用葷食生菜,乃至殺害生命,不利亡者。


佛教為何主張火葬比土葬好?

中國人自古有「入土為安」的觀念,認為人死後要火化,總覺得捨不得及於心不忍;但仔細想想,難道讓屍骸深埋土裡腐爛發臭,任由蟲蟻啃食,細菌腐蝕,一具遺體需要長達六個月到一年之久才能化去,難道就忍心嗎?佛教主張火葬,既方便又衛生,靈骨不佔空間,火化後的骨灰,非常乾淨,沒有污染問題,也沒有土地問題,安奉在寺院的納骨塔,將來更沒有祭拜的問題。試想:子孫過了三代,還會有人來祭拜嗎?而放在寺院的納骨塔,永遠有人維護管理,終日又有法師誦經超薦;時時聽經聞法,終日得到佛法的滋潤薰陶,這種永恆的照顧,才是人生最圓滿的歸宿。


看地理、風水、對亡者有幫助嗎?

一般民間信仰者相信福地之說,喜歡看地理風水、選時辰、挑日子,出殯要挑好時吉地,不如此則疑神疑鬼,心裡不安,擔心不能庇祐後代子孫,讓神權迷信控制了我們的觀念。事實上,同一塊福地,有人安葬了沒事,有人安葬了,家裡還是有事,可見看地理、風水,對於亡者的幫助不大。佛教認為,重視風水、地理,不如建立在我們的家庭倫理、世理、心理之上,平日多積聚福德,與人結緣,能夠如此,何處不是福地,何時不是良辰呢?假如我們相信有輪迴,努力積福、培德,福德可以輪迴;廣結善緣,善緣可以輪迴,積德結緣的人,未來肯定會有順利的人生。


做佛事時,可以用錄音帶代替嗎?

假如家人無法陪伴在身邊念佛,也請不到人助念時,放錄音帶是一種方便法,但最好有人在身邊念佛,因為錄音帶沒有「心力」,所得的感應與功德是截然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