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光山西來寺玫瑰陵 Fo Guang Shan Buddhist Memorial Columbariumle -迷悟之間4-生命的密碼 : 【生死一如】

迷悟之間4-生命的密碼: 【生死一如】

現代社會的發展,一日千里。在各項進步當中,有一項非常可喜、可貴的現象,那就是「生死學」不但受到社會大眾的關心,甚至熱心研究。

生死,這是人人都免不了的問題,然而過去大家一直都忌諱而避開不談;不過到了現在,大都已能坦然的面對生死,而且不但不再逃避,反而有心來揭開生死的面紗。

在古老的觀念裡,生之可喜,死則可悲。當人之生也,弄璋弄瓦,皆在慶賀之內;一旦撒手人寰,即呼天喊地,萬分的感傷悲泣。其實,當人出生之時,就注定了死是必然的結果;所以人之生也,都要死亡,又有何可喜呢?當人之死也,如冬天去了,春天還會再來,死又有何悲呢?生死是一體的,不是兩個,生了要死,死了還會再生,所謂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循環不已,生也不足為喜,死也不足為悲啊!

人之死亡,如住久了的房子,一旦朽壞,就要拆除重建,才有新屋可住。當新居落成之時,這是可喜呢?還是可悲呢?一部舊的汽車,將要淘汰換新,當換一部新車之時,我們是歡喜呢?還是悲傷呢?老朽的身體像房屋喬遷,像破落的汽車汰舊更新,這是正常的過程,應該可喜,不是可悲!

人之懼死,就是認為「生可見,死是滅」,所以滅之可悲也!其實,人之生命如杯水,茶杯跌壞了不可復原,水流到桌上、地下,可以用抹布擦拭,重新裝回茶杯裡。茶杯雖然不能復原,但生命之水卻一滴也不會少。

人之身體,又如木材;木材燒火,一根接著一根,縱然木材不同,但是生命之火,仍會一直延續不斷。

信仰佛教,並非就沒有了生死問題,只是要人勘破生死!生死是再自然不過的事,即使是佛陀,也要「有緣佛出世,無緣佛入滅;來為眾生來,去為眾生去!」

人生世緣已了,隨著自然而去;重重無盡的未來,也會隨著因緣而來。能把生死看成是如如不二,生又有何喜?死又何足為悲呢?

《人間福報》二○○一年三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