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2024

全美佛教與基督教論壇 長者與青年對話

【人間社 心功 洛杉磯報導】「2024全美佛教與基督教論壇」(2024 National Buddhist-Christian Dialogue)在5月29日於西來大學展開名為「向彼此學習:長者與青年之間的對話」跨宗教與世代的論壇,約40人出席。

佛光山西來寺作為召集人之一,與西來大學及擁有約千萬信眾的全國教會理事會、多元宗教組織吉博德中心等一起合辦論壇。西來寺慧澤法師及西來大學Dr. Victor Gabriel及Dr. Jane Iwamura代表常住參與論壇。

論壇一開始,全國教會理事會副秘書長Dr. Lois Sprague邀請與會大眾自我介紹,並分享對於彼此宗教印象最深刻的特點。慧澤法師表示,每次出席教堂舉辦的彌撒,總是被西方的樂曲及歌詠當中的宗教情操所感動。Dr. Lo及多位基督教代表都一致表示,每次到西來寺總是能感受到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法師及義工面帶笑容,讓人感受佛教的溫暖。

基督教代表Dr. Jeffrey Kuan教授發表長者與青年對話,他被英國神學家約翰·衛斯理的一句話所感動:不侵犯、行善、守護著上帝的愛,而行善是所有宗教都一致認同的。基督教當中年輕一代對於性向平等、種族平等、氣候正義等議題特別關心。但這卻促使了聯合衛理公會在國際舞台上成為更能涵納廣大群眾的宗教組織。

佛教代表Bhante Walpola Piyananda長老表示現在大部分都生長在核心家庭裡,只跟父母及兄弟姐妹互動,缺少了祖父母輩的教育,使得傳統文化容易斷層。

西來寺本土青年Vincent Liu分享來到寺做義工時,師兄師姐們叫他要信佛,他卻認為「為什麼一定要信佛」?在偶然機會聽到住持慧東法師開示:學佛就是要相信自己,因為人人有佛性。聽到這番話後,Vincent更積極地參與寺院的活動。

西來寺本土青年Cassandra Garcia就讀大學時就對佛教有興趣。來自墨西哥的家人們對於她學佛乃至茹素的決定並不諒解,但當看到她的改變時,也漸漸對佛教有所改觀。對於沒有經常回到教堂的父母,也讓他們覺得應該深入地奉行各自的信仰。

基督教青年Ryland Fernandez表示他從小在基督教家庭長大,自有意識以來他開口講話時總覺得背後有一股聲音在跟他說話,他的牧師便有預感他將來會成為一位牧師。現在Ryland已正在向教會申請受職為牧師,正等待最後的考核。

基督教青年William Morris在大學時就讀神學院,現在他積極參與各項有關氣候變遷的工作。他目前最大的任務,就是以神學的角度,來向教會裡較為年長的一輩宣導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因為他堅信基督徒行善,不只局限於聖經所描述的範圍,應該更廣泛的關心一切生靈。

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終身榮譽教授蘭卡斯特(Dr. Lewis R. Lancaster)提出,一個宗教組織若是要能永續發展,必須要聆聽並提供年輕一代發揮的空間。時代不斷地在變化,信仰也要跟著時代一起進步、演變。就如今天聽到年輕一代所發表的言論,也感受到年輕人的雄心壯志,看到未來希望的曙光。

參與論壇的美國浸信會牧師Rev. Michael Woolf表示,他一開始認為年輕人應該向長輩學習的思維模式,被現場的年輕人的衝勁及毅力所感動。現在他更確信年輕人也有長輩可學習的一些特質。

線上與線下出席者有來自美國各地基督教各派領袖和佛教代表,包括全國教會理事會(National Council of Churches)、多元宗教組織吉博德中心(The Guibord Center)、克萊蒙特神學院 (Claremont School of Theology)、美國浸信會 (American Baptist Churches USA)、福音派路德教會(Evangelical Lutheran Church in America)、美國東正教會(Orthodox Church in America)、阿蘇薩太平洋大學 (Azusa Pacific University) 、洛杉磯佛教聯合會、日本佛教淨土真宗等團體。

照片:嚴錦泉拍攝